亲爱的朋友:
见信好!这一周有许多朋友订阅了这个newsletter,而且订阅的数量远远超过了我的预期,对此我非常感动。我非常高兴有这么多的朋友希望一起一路同行,共同分享这个世界的精彩。我在感恩的同时也更感到了责任和动力,我希望这个newsletter 可以一直带给大家安慰、启发和探索世界的热情。
这是newsletter 创建以来的第一个书影音专栏文章。原来没有newsletter 的时候,我一直为如何与他人分享我观影读书的所思所想而感到烦恼,虽然也常常与几个熟悉的朋友分享,但表达欲强烈如我,就总是有过分打扰别人的担心,也总觉得不尽兴。现在有了newsletter 也就有了一个更好的做记录和分享的途径,甚是一件乐事。最近一段时间,很多朋友们都经历了情绪上的抑郁。标题上的这句话,是我从这周观看的一个vlog里摘录的,希望它能够给大家带来安慰。
纪录片
极限登山系列纪录片:14 Peaks, the Alpinist, 《无尽攀登》
最近看了3个极限登山运动的纪录片,Netflix 出品的14 Peaks 是记录尼泊尔人Nims purja 在7个月内完成连续挑战14座8000米级以上的山峰的纪录片;the Alpinist 同样是Netflix 出品,记录的是自由式攀岩(徒手无保护)攀岩者的挑战和生活;《无尽攀登》是郭帆导演的作品,记录了68岁的夏伯渝成为无腿攀登珠峰第一人的全过程。
如果说我在这些纪录片里看到了一个唯一的主题,那必定是使命的力量。我不愿意用热爱或者梦想来形容,对于任何极限运动的参与者来说,那几乎不可能是一个选择,而是一种充满着宿命感的生活方式。Nims Purja 为了加入英国特种兵部队,在一段时间里,每天凌晨3点起床,负重跑20公里,然后去上班,下班之后又去健身房进行锻炼,这个过程整整持续了6个月的时间。夏伯渝20多岁的时候在攀登珠峰的过程中因为冻伤失去了双腿,40年过去,在3次试图攀登珠峰失败之后,依然每天坚持锻炼,准备第4次挑战无腿攀登珠峰,在68岁的年纪还可以做100个以上的引体向上。阿尔卑斯式登山者Marc 几乎没有个人财产,在这个时代他没有手机,跟自己的女朋友一起住在加拿大登山胜地附近的帐篷里,每天都进行着攀登。排除所有自身努力的因素,Nims Purja 和夏伯渝的伙伴为了筹集足够的钱(极限登山很昂贵,一次攀登就要花去几十万人民币),都把自家的房子抵押了出去甚至卖掉了。Nim Purja 更是在当年中国境内的希夏邦马不开放登山的情况下,通过社交媒体发动世界各地的人们给中国政府写信求情,硬是说动了当地政府,批准了他在当年攀登希夏邦马峰的请求。这一切的一切,居然是为了一个既充满了痛苦,又随时可能置性命于危险之中的极限运动。如若不是一种宿命般强大的力量驱策着,人的感性和理性都很难为这样的行为找到行动的理由。
极限登山运动,极限不仅在于人的身体,不仅在于缺氧的环境,最主要的是极限在精神。攀冰是登山运动中的一个种类,Marc 经常在冬季去攀冻住的瀑布。跟岩壁不一样,冰瀑常常是在几周之前才冻起来的。如果说有哪项运动是对人类勇气最大的挑战,我认为一定是攀冰瀑,以及冰川和岩壁混合的山体。它不像是蹦极,只需要一瞬间的勇气,它需要你在保持冷静和理性,合理分配体力的同时,去信任一个几周之前还不存在的东西。
在极限耐力运动中,放弃和冗余是两个最特别的智慧。夏伯渝在访谈中提到第3次冲顶失败的过程,那一次已经到了离顶峰仅有94米的地方。可是就在这个时候突然遭遇了暴风雪,能见度很差。那一次艰难的决定下撤,是考虑到即使能够登顶也很可能在下山过程中遭遇危险(可参考1996年珠峰登山事故,见《进入空气稀薄地带》),夏伯渝说:“陪伴我的五个向导,他们都才20多岁,我不能因此置他人于危险之中。”同样的,即使是Marc 这样最富冒险精神的自由式攀岩者也没有在第一次攀登Egger的时候就登顶,而是选择了在暴雪之后下撤。这让我联想到去年5月发生在甘肃白银的超马越野赛事故,在那场事故中,因为赛事组织方没有把冲锋衣作为赛段的强制装备,导致了21名选手因为失温遇难。甘肃白银这个赛段的海拔达到了2200米以上,已经接近高原独立天气系统范围,加上赛道几乎完全裸露,没有植被,其实失温的风险是完全应该在赛前就预料到的。在这种情况下,及时退赛和赛前装备的冗余就显得格外重要。放眼全球高水平的超马越野跑赛事,退赛率一直都是比较高的,退赛也是选手的正常选择。我们的文化往往强调主观能动性,却不太提及对于客观风险的评估,尤其是面对大自然的时候。一个被忽视的事实是,往往下山比攀登到顶峰更难。如果问户外运动教给我最重要的事,那就是一颗敬畏自然的心。如果我们有幸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在那一刻,不是人类征服了自然,而是自然接纳了人类。
Our Great National Parks
Netflix 出品,奥巴马做讲解的一个自然类纪录片,拍摄了全世界各地的国家公园。奥巴马真是一个拥抱全球化的左派知识精英,这个纪录片名字里面的 “our”, 我开始的时候以为是指的美国,但其实它指的是全人类,其中的环保主义价值也是十分突出的。所以哪怕是一个自然类的纪录片,也可以从这样的细节中看出来左派的价值观。Netflix 由一个做DVD的公司,转型成流媒体公司,转型成互联网技术公司,现在已经越来越向拍电影的公司靠拢了。很多朋友都读过Netflix 的《奈飞文化手册》,就我个人而言,这个公司本身的转型历程就已经蕴涵了很多有趣特点。这部纪录片目前我看了一半,作4星推荐。看的时候我总是想起去年6月份去的纽约的自然历史博物馆。像这样的自然类纪录片以及自然博物馆,是特别推荐带着孩子一起观看的。
歌剧
法国浪漫主义歌剧Thaïs (纽约大都会歌剧院2008年版)
Thais 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法国浪漫主义作曲家Massenet 最为著名的作品,1894年首演于巴黎,120多年来是世界主要的歌剧院常演不衰,最受观众们喜爱的剧目之一。其中著名的咏叹调《沉思曲》更是作为经典在很多音乐会上被无数次单独演绎。作品改编自诺贝尔文学奖得主Anatole France的同名小说。圣僧Athanael 试图劝说亚历山大城的妓女Thais 皈依基督,却不想爱上了她,在神与爱情之间,Athanael 陷入了挣扎。最后Athanael 选择了爱情,回到生命垂危的Thais 身边表达了自己的爱意,圣人成了罪人,罪人的灵魂却升入了天堂。
Thais的剧情走向若是放在早先更加保守的宗教社会是无法想象的。为什么罪人的灵魂却升入了天堂?这无疑反映了人文主义对于个体感受的强调高于宗教教条之上的特点,而法国和意大利的浪漫主义歌剧正是在人文主义思潮兴起的时代背景之下诞生的。所以遍观浪漫主义歌剧,多是寻常人家的爱恨情仇,少了更早期正歌剧依托在神话传说之上的历史厚重感。而这部歌剧甚至还有一些存在主义的色彩。这让我想到黑塞的《悉达多》,这本小说与本剧都是依托在宗教之上的存在主义故事,认为体验、此在是高于教条的价值。
文章
The Atlantic: The Future of Abortion in a Post-Roe America
原文点击 这里
本周美国最大的新闻莫过于最高法院准备推翻Roe v.s. Wade 这个案子的draft 被泄露了出来。这会颠覆1973年以来美国法律赋予女性的自由堕胎权。假如这个法案被推翻的话,美国马上就会有13个州的法律生效,禁止怀孕超过一定周数的女性堕胎。
大西洋月刊的这个文章从另一个角度揭示了推翻Roe案的后果,这就是在一些保守州的堕胎成本将极大提高,贫困人口是受到冲击最大的群体。这些女性不仅暴露在不安全性行为的可能性下,而且一旦处在强奸、意外怀孕等情形下,需要负担高昂的旅行和问诊成本以寻求可以堕胎的诊所的帮助。事实上,即使是在Roe法案没有被推翻的当下,接近90%的美国郡县也没有能够进行堕胎手术的诊所。这从另一个侧面助长了地下堕胎市场的发展,导致了更高的女性和胎儿死亡率。这不得不令人更加担忧底层女性的卫生与健康状况。
其他
Youtube 博主Niklas Christl 是我非常喜欢的视频创作者,前阵子他消失了好一段时间,这周发布了新的视频才知道他去了瑞典北部玩雪橇了。雪橇虽然一直有狗狗在前面拉着,但是到了上山的路段还是需要自己推车,整个过程其实非常消耗体力。他们在途中住的房子都是没有自来水也没有通电的,只能融化雪水、生火来做饭。里面有句话我特别喜欢: “Give me darkness and I will cherish the light.” 只有经历过战斗的人,才能享受和平。
这是Erika 通过newsletter 与你的第2次见面。欢迎你通过 我的主页 进行订阅和免费阅读往期内容。也欢迎你通过邮箱或者社交媒体与你的朋友分享Erika 的 newsletter.
期待与你下次再见!
Erika Qi
2022.5.7
刚刚认真把《大西洋月刊》上面的文章读了一遍,非常震撼,不管是堕胎法案的起源和发展还是女性可以在堕胎方面有多大的自主性,都是我以前没有认真探究过的话题。我现在警醒多了,会持续关注堕胎法案在美国各州的进展。